上一页|1|
/1页

主题:以房养老 看上去很美

发表于2007-11-08
最近有个概念——“以房养老”炒得火热。在未富先老且老年人口数量极其庞大的中国,以房养老显然有她的社会指针意义。据媒体报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试水,标志着以房养老从遥远的美国他乡,正式登陆中国大陆。

什么是以房养老呢?所谓以房养老,是一种产权换现金的模式,即为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把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由相应的金融机构综合评估借款人的年龄、预计寿命、健康状况、房屋的现在价值及未来的增值折旧等因素后,将房屋的价值化整为零,一次性或每月或每年支付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一直到房主去世为止。在整个抵押期间,房主将继续享有房屋的居住权,并负责维修。当房主去世后,相应地,金融机构将获得房屋的产权,并对房屋进行处置,可以销售、出租或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的本息,金融机构同时享有房屋的升值部分。
发表于2007-11-08
按照民政部的解释,“以房养老”有三种方式,即“倒按揭”、“以房换养”和“以房自助养老”。那么,当下所谓的“以房养老”,具体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实践方式是否也仅困囿其中呢?北京新近成立的“养老房屋银行”,给出了答案。媒体报道说,“养老房屋银行”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也不牵涉到产权更改,但结果四个字——表现不佳。

以房养老遭遇到这种困境——老百姓不买单,对于很多国人来说,可能都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看好她的程度不会很高。我们知道,以房养老在国外有非乘成功的例子,美欧等发达国家,操作得很顺利。但对中国而言,以房养老是个舶来品,是个十足的新生事物。因此,于国人的观念而言,要完整地接受她,显然需要一个时间的过渡。另层次的是,目前在操作手法上,也还是处于试验的阶段,摸着石头过河,外国的经验,仅供参考而已,毕竟国情不同嘛,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到了中国荒腔走板的先例,实在是不胜枚举。第三,在政府层面,当局有多少决心推广以房养老,也仍是个未知数。最后,就法律层面看,以房养老是个真空,她需要被扶正。

从上述四个层面看待以房养老,不在于说明她的整体性是多么欠缺,笔者想要谈论的是,四个层面的因素,正是影响以房养老开疆拓土的最大障碍。南京两年多的试水,多多少少地反映出许多问题,比如,观念问题。如果说实际操作是刚性的问题,它可以透过政府作为加以弥补,并在短期内立竿见影的话,那么,国人的观念无疑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塑造,对以房养老的切实推广,无形中加以折耗,这也是笔者不好看以房养老的功效的最重要原因。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