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中国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发表于2007-10-30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

据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透露,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
发表于2007-10-30
而这“30%”还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

“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
发表于2007-10-30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不无担忧地说。

这样的数字背后又隐藏着何种隐忧?建筑能耗到底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

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韦延年教授介绍: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从土地占用来看,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是83.3平方米,我们城镇人均用地为133平方米。同时,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从水资源消耗来看,我国卫生洁具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

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

10.9亿吨标准煤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北京五大电厂煤炭的合理库存的400倍。据同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惟定教授估算,每吨标准煤按照中国的发电成本折合大约等于2700度电;那么,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29430亿度电,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
发表于2007-10-30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不无担忧地说。

这样的数字背后又隐藏着何种隐忧?建筑能耗到底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

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韦延年教授介绍: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从土地占用来看,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是83.3平方米,我们城镇人均用地为133平方米。同时,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从水资源消耗来看,我国卫生洁具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

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

10.9亿吨标准煤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北京五大电厂煤炭的合理库存的400倍。据同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惟定教授估算,每吨标准煤按照中国的发电成本折合大约等于2700度电;那么,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29430亿度电,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
发表于2007-10-30
专家指出,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在下一个15年中保持高于7%的年增长率目标,中国正面临环境恶化和资源限制。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推广节能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导致建筑能耗巨大的几大“罪魁祸首”依然猖獗。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实心粘土砖“封”而不“死”,产量居高不下,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供热采暖的消耗大约占了建筑能耗中近一半,但“热改”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是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日益成为能耗的“黑洞”……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不少国外公司已经发现了中国建筑高能耗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不仅吸引了许多国际节能领域的知名企业,同时欧盟各使领馆、欧盟中国商会、瑞中商会、意中商会、德中商会、瑞信银行等机构都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在他们眼中,中国楼宇业全球最大,为建筑节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商业机会。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就是,如何通过中欧金融界、建筑界和能源管理界的整合,对大量的既有建筑,包括大型商业物业、政府公共建筑等高能耗建筑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节能改造模式。
发表于2007-10-30
专家指出,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在下一个15年中保持高于7%的年增长率目标,中国正面临环境恶化和资源限制。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推广节能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导致建筑能耗巨大的几大“罪魁祸首”依然猖獗。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实心粘土砖“封”而不“死”,产量居高不下,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供热采暖的消耗大约占了建筑能耗中近一半,但“热改”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是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日益成为能耗的“黑洞”……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不少国外公司已经发现了中国建筑高能耗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不仅吸引了许多国际节能领域的知名企业,同时欧盟各使领馆、欧盟中国商会、瑞中商会、意中商会、德中商会、瑞信银行等机构都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在他们眼中,中国楼宇业全球最大,为建筑节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商业机会。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就是,如何通过中欧金融界、建筑界和能源管理界的整合,对大量的既有建筑,包括大型商业物业、政府公共建筑等高能耗建筑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节能改造模式。
发表于2007-10-30
建筑能耗中的三个“巨无霸”

采暖:占城镇建筑能耗40%

今年3月,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中称,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根据建设部2006年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供热采暖耗能全年约为1.3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冬季供热采暖消耗了大量能源。
发表于2007-10-30
“每到冬季,我就比较郁闷:小区是集中供暖,暖气比较充足,但也使得家里很燥热,既浪费能源,又不舒服。”家住北京人定湖西里小区的韩先生告诉记者。

韩先生曾向物业公司反映,能不能把暖气的温度降一点。物业管理人员的回答是:不行。理由是韩先生住的楼层高,温度自然要高一些,如果温度调低了,住在楼下的老年人该不干了。“年轻人忍着点吧,”物业说。“没有办法,我只有自己开窗户透透气,散散热。”韩先生的房子建筑面积为75平米,按每平米24元收费,他家一年的采暖费为1800元。如果使用壁挂炉自主控温,韩先生家大约每天要用5~6立方的燃气,折合10~12元人民币,按照四个月的采暖季来计算,大约花费1200元左右,将比原来少花费将近600元。
发表于2007-10-30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由于供热系统设计不合理,用户室内无法自主调控,如果热了,只好开窗户调节室温,大约浪费了全部热量的7%。“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江亿对记者说。

“面对这种状况,如果实施‘暗补’变‘明补’’和热计量制度的改革,就可在其他方面都不动的情况下,节约能耗近30%。”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直接导致了供热收费难、浪费严重、能耗高、供热质量差等诸多问题。“暗补”变“明补”,就是把过去由单位替职工交供暖费的“暗补”,变为直接把供暖费以专项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职工、由职工直接向供热企业交费的“明补”,实质就是“谁用热、谁交费”。

当“热”不再是“福利”,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更显得至关重要。但供热体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一直困难重重。

2003年7月,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2005年底,八部委再次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稳步推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促进供、用热双方节能。”按照建设部有关领导的设想,通过力挺供热体制改革,供热采暖的节能将承担至少三分之一的建筑节能任务指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被建设部寄以厚望的供热节能并不理想。

一个具体的例证是:在今年初,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2006年全国城镇新建的节能建筑可形成年节约700万吨左右标准煤的能力。而既有建筑的改造难度比较大,此项目标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阶段,尚未全面启动。

“推进供热计量就要对小区进行管网改造,这将是非常浩大的工程,每户的成本大概需要十几万元。这么多钱,谁出?让用户出,谁会愿意?”北京某物业管理公司的娄主任对记者说。

记者查阅2006年7月建设部出台《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发现其中只是笼统要求“各地应加大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资金的投入”,并没有就“谁出资?如何出资?”作详细的规定。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各地,基本上都由当地的热力集团(或公司)投资,对家属楼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作为供热改革主要实施者的各地供热公司,对‘不交费不供热’的改革非常赞成,但对按照热量收费的热改却多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抵制。”《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撰稿人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杨秀说。

“热改难以实施的原因,一方面是‘采暖是社会福利保障’的观念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问题:我国以大型公寓式建筑为主,顶部、端部住户的耗热量一般为中间住户的2~3倍,此外,间隔墙之间也相互传热,如果严格按照热量收费,就会造成采暖费用的悬殊差别,一味追求以分户计量为基础的计量收费改革,就会很难实施。”江亿院士说。

据建设部城建司司长李东序介绍,建设部下一步将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督促各地贯彻《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同时启动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温度调控改造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研究制定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

大型公共建筑:4%的建筑占了22%的建筑能耗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占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是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武涌说。最近发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称,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电量为70~300KWH/(m2·年),为住宅的5~15倍,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

以北京市为例,虽然全市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仅占建筑总量的5.4%,但全年耗电量却接近全市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半。据清华大学的薛志峰博士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北京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将增长一倍,达到4000万平方米。按照现有的能耗指标推算,今后大型公共建筑耗电量将高达60亿度,与全市居民生活用电总量的80%相当。

今年6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规定,夏季公共建筑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但记者今年8月在北京随机走访的十几家写字楼中,室温几乎都低于26℃,员工穿外套开空调的现象很是普遍。空调低温运行所造成的能耗只是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巨大的原因之一。

“罩着玻璃罩子,套着钢铁的膀子,空着建筑身子”,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当下的大型公共建筑。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公共建筑追求新、奇、特,管理粗放,已经成为浪费能源的样板。

江亿院士用“黑洞”来形容大型公共建筑造成的能源消耗。据其介绍:北京市一般家庭空调的平均电耗是每平米两度,而大型公共建筑的电耗平均是每平米60~70度;一般家庭的空调半年大约运行400个小时,而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半年大约运行1800个小时。

花巨资建设的大型建筑为什么最后却成为能耗“巨无霸”?

首先有设计上的原因,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搞大玻璃幕墙,完全不考虑避阳、绝热等措施,造成了巨大的能耗损失。“这都是一些高耗能的建筑垃圾”,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说。在他看来,一般建筑物窗与墙的单位能耗比例为6 :1,而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夏季室内超热,冬季又不挡寒。多数摩天大厦不得不加大功率,开放空调以调节室温,“能源高消耗触目惊心。”

“相对于普通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用能比较集中,设计比较复杂,但如果片面追求形式,忽视建筑功能,就会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员林海燕对记者说:“例如各地出现的“高楼热”有必要降温,否则照此建设势头发展,至少还会持续15年,到时安全、耗能、采光、用电、隔音等诸多问题会更为突出。”林海燕说。

除去设计上的原因,在林海燕看来,个人住宅的节能意识比较强,而大型公共建筑则相对较差,因为是公用的,没有哪个人为巨大的能耗负责。

江亿院士认为,要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就需要建立新建建筑的节能审查制度以及运行消耗的定额管理机制。

今年1月,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对“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占用土地过多;一些建筑片面追求外形,忽视使用功能”等情况提出了批评。

据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透露,下一步,建设部将在北京、上海等32个省市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公示一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能耗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节能服务等制度。
发表于2007-10-30
实心砖:毁田大户“封”而不“死”

作为传统墙体材料,实心粘土砖被业内人士雅称为“秦砖汉瓦”,俗称为“红砖”。 据2005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其中实心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实心粘土砖每年耗用的粘土资源达1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毁田50万亩。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生产粘土砖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

从2000年开始,实心粘土砖就因其对能源的耗费、土地的破坏等原因被国家禁止。据国务院2005年9月《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要求,2010年底,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全国实心粘土砖年产量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

“尽管国家先后公布了两批‘禁实’城市名单,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实心砖基本不用了,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基层一些地方,实心砖仍然大量存在,‘封’而不‘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建筑结构专家陈祥福说。

“北京市4000多个自然村中,95%以上的建筑依然是用红砖,墙体主要以二四墙(墙体厚度为240毫米)、三七墙(墙体厚度为370毫米)为主。”北京市建委科技教育处一位负责人说。尽管禁令频频,但实心粘土砖在农村仍然有广阔的市场。

“在城区边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在固定点聚集的卖砖的拖拉机,拉的都是实心砖。随时按买主的要求拉到所需的地方。”8月16日,河北省邢台市某县一位张姓砖厂老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张老板的砖场有40多名工人,每年大约生产800~1000万块实心粘土砖,在当地只算是小规模。“全县大约有20多个生产实心砖的砖场,附近几个县还有一些更大规模的砖场,年产量在2000~3000万块之间。”据其介绍,从2005年开始,该县政府要求砖场不能生产实心粘土砖,并提倡用灰沙砖来代替,但一段时间后,老百姓对以沙石为原料的灰沙砖并不热衷,“于是政府也就算默许了对实心砖的生产。”据张老板介绍,以前相关部门每年来收几百元的管理费,现在每年就是罚款,“有关系就少罚些,没关系就多罚些,罚了款了,你也就可以生产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墙体材料企业约有10万家,其中砖瓦企业9万家以上,墙体材料年总产量折合为普通砖约为8500亿块,其中实心粘土砖为5000亿块。

既然实心粘土砖耗能如此严重,而且国家禁令频频,为什么就不能用诸如混凝土空心砖、加气混疑土砌块,甚至灰沙砖等环保节能砖来代替呢?实心粘土砖为什么就“封”而不“死”?

“用来替代实心砖的灰沙砖,老百姓并不认同,一是吸水性不好,二是抗压性不好,在我们这里,老百姓盖平房也不会用它,一般只是搭个猪圈、盖个厕所时才用。”砖厂的张老板这样分析其中原因。

不过,北京丽泽建材城的一位销售人员有不同的看法,他告诉记者,混凝土空心砖生产周期长,从生产到成品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因制作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目前销售价格为每块0.44元左右,比就地取材制作的实心粘土砖要贵许多。“很多人想买实心砖主要就是因为价格便宜。”

建设部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预计未来10年我国城乡新增房屋建筑面积年均仍将达到20亿平方米,对墙体材料的需求量很大。未来“禁实”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将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的支持力度。凡财政拨款或补贴的行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共建筑、经济适用房、示范建筑小区和国家投资的生产性项目,都必须选用新型墙体材料。利用预算内资金或国债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新型墙体材料重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资料)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